花三千买个五十年前的地契,花一万买块石头,花六万买个用不了的壶,花十几万买一本书…在很多人看来,这人恐怕是疯了,真是人傻钱多。可在这部片子里,这群人都觉得,自己的钱花得值。这是一部讲述民间收藏家的纪录片,由B站出品,评分高达9.6。里面提到的收藏家会让你觉得,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有人收藏照片,有人收藏陨石,还有人居然收藏化学成分…今天来聊聊这部既猎奇,还让人有点感动的:《我家是个博物馆》
新疆,吐鲁番。祖国大陆的西边,有一座火焰山。这里是全国最热的地方,夏天的最高温度,能达到近50摄氏度…
火焰山旁边不远处,伫立着一座“童话小屋”,这里每天游人如织,来往游客络绎不绝。
有人说,它很像一座城堡;也有人说,它承载了我很多童年回忆…
仔细一看,这座小屋,由一堆“废铜烂铁”组成。小屋的大门旁,摆着一樽3米多高的铜壶。小屋里面,更是乱七八糟,随意丢着一大堆看不出年纪的老物件…
积满灰尘的锅碗瓢盆、看不出年代的旧衣服、黑白的老照片、泛黄的折扇…像是一个杂物仓,更像是一座旧物博物馆。
小屋的主人,是一位老汉,名叫依明•尕吉提,已经73岁了。
他是一位民间收藏家,专门收集上了年纪的老物件,小屋里的不少宝贝,比他自己还要老。门口的大铜壶,是他最骄傲的藏品之一,很多年前花了六万块,从喀什淘回来。
喀什距离吐鲁番路途遥远,老爷子还另外花了3000块钱,请货运司机拉回来。
老汉得意地用手指掸了掸壶身说,这是红铜,要是好好擦一擦,还能看见上面的花纹。
但老爷子不擦,说是不想擦掉历史在他身上留下的痕迹。有人出价15万要买,他也不卖,简直一身反骨。
收集老物件,是这位老人坚持了三十多年的爱好。落满灰尘的旧物仓,别人进都不想进,可老爷子去了,眼睛立马亮起来,仔细地识别每件老物件,根本移不开眼。
老人的退休金不高,不过两千多块钱。可每次见到旧物,总是忍不住剁手。这不,他刚看中了隔壁村的一辆破马车,打算好好谈一谈价格,趁别的收藏家发现之前,赶紧拿下。
有人说,他是疯子。花这么多钱,买这些既用不了,也没有收藏价值的东西干啥?可老人却说,这也是一种传承,希望这些旧物能好好保存下来,让子孙后代看到父辈们的生活,他们曾用过的东西…
这部《我家是个博物馆》共12集,目前已经更新11集,每集25分钟,短小精悍,内容却非常丰富,每集一个收藏家,每集一种藏品,让人大开眼界。因为看过的人太少,豆瓣暂无评分,却有网友评论道:这部片让我明白,艺术和文物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东西,它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只需要用心发现和欣赏。
提起收藏,很多人会下意识觉得,这是很高端的玩法,既要懂艺术,还要烧钱。但这部片却让你意识到,只要足够热爱,生活中任何物件,都能成为藏品,成为你心中价值连城的宝藏。比如,专门收集搪瓷杯的大哥,在三十多平的出租屋里,挂满了上个世纪生产的老搪瓷杯。
搪瓷杯上印着工厂编号,有老人路过进去了,竟然能找到当年的工作单位…让人觉得缘,妙不可言…
有个年轻的姑娘,喜欢收集陶瓷猫壶。她的客厅里、卧室里、厨房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猫壶,将近600只。猫壶的形状相似,是一只站着的猫咪。猫的头可以开口,作为蓄水口,一只爪子举起来,作为出水口…
虽然大体上看,没啥区别,但每只猫的花纹、表情都各不相同。有的眼神严肃,向下看,像是盯着老鼠。
有的做工细致,每个花纹都画得细腻。还有的作风豪放,比较粗糙…
为了寻找猫壶,姑娘跑遍全国各地。山西、内蒙…只要有陶瓷厂,能生产猫壶,都是她淘货的宝地。
她还有一个收藏夹,里面都是她还没淘到的猫壶样式。
每个猫壶价格不高,不过百十来块钱,却承载了她一百二十分的热爱,你很难想象,居然有人在收藏这玩意…姑娘说,有个猫壶已经62岁了,它经历过很多收藏者,仿佛是一个观察者,一直在审视着世界的变迁…
在它们面前,你能放下很多防备,抛弃很多杂念…
还有个小兄弟,喜欢收集化学成分。他的家里,可以说是藏着一个元素周期表,铋、锇、钛、铼、铕…
都是些我平时想都不曾想,连汉字都只会读半边的东西,却被他小心翼翼地装在玻璃瓶里,统一收藏。
这可以说是整部纪录片里,风险最大的爱好。因为接触太多放射性物质,容易得白血病…有人说,他这是作死。可事实上,正是这些化学物质,组成了世间万物…
小哥觉得,热爱这些元素单质,也正是热爱这世间万物。是的,这也是你看这部片子最大的感触。原来,只要极致热爱,任何一个普通人,都能成为收藏家,都能花费一百二十分的热情和专注,投入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上…
当然,有的藏品中,还埋藏着不少传承。藏着人类生活过的痕迹,藏着人的情绪和意趣,更藏着人绵绵不休的情感…B站up主钟也棠,曾因拍摄一个民族服饰的视频,火遍全网。但后来有人指出,视频中的不少服饰,都有错误,根本不是民族正统服装。从那以后,钟也棠仔细研究,开始了收集民族服饰之路…
有一次,她在一个侗族老奶奶手里,买了一块布。布上的绣花精致,花纹细细密密,复杂而自带一种繁复的美。
老奶奶只是绣这一小块布,就花了近两个月的时间。
这样一块布,只卖了她30块钱…
要知道,这种绣法可是非遗,很快就要失传,又倾注了老人的心血,竟然只花了一顿饭的钱…老人解释说,这个价格我只卖给你们。有外国人出价两百块钱买一条,我都不卖。这个我以后都绣不出来的,这已经绝版了,我希望卖给自己人…
钟也棠很喜欢老人的绣品,想让她把这个即将失传的技能教给大家。
可老人无奈地说,我倒是想教,可现在还有谁愿意学呢?这真是个让人又震撼,又惋惜,又无奈的故事。
你会惊叹于,这位老人深居山村中,却依然心存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你会惋惜,对于非遗传承,我们做得太少,这些让人为之震撼的手艺,都即将失传…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这些老手艺人都不在了。或许,我们真的只能在博物馆里,在这些民间收藏者的家里,看到我们老祖宗留下的这些,绚烂夺目的文化和宝藏…
吐鲁番老爷爷的童话屋,不只收藏别人的故事,也收藏了关于自己的故事…1983年,他偶然遇到一个雕像,一个人打着伞,骑着一匹铜马。整个雕像看上去,颇有点讽刺画的味道。
老爷子很喜欢,当即花了三万六千块买下来。要知道,那一年,老头的工资,每个月只有60块钱。他卖掉家里的200头羊,才凑齐了这些钱…
可惜,这个雕像是个赝品,根本就不是老物件。老爷子倍受打击,很灰心,甚至想放弃收藏老物件…
关键时刻,正是他的妻子站出来,支持他,鼓励他…这么吃力不讨好的爱好,既花钱,又花时间。可妻子不但没有怨言,甚至还说:我们要建一个与众不同,史无前例的房子!如今的童话屋,也正是奶奶年轻时的梦想…
老人拿出一个相框,仔细地擦掉表面的灰尘,向摄制组介绍他美丽的妻子。老人说:她很漂亮,是我死缠烂打娶回家的。
三年前,妻子去世了。老人至今还记得那一天,他即将出门寻找旧物,临走前,妻子叮嘱他平安回来,还拉着他的耳朵,亲了他一口,说不然在他回来之前,会很想他…
讲起这段故事时,老人眼圈都红了,拿着一块发灰的毛巾,狠狠地擦了好几把脸。
如今,他也总是一个人坐在布满灰尘,满是旧物的童话屋里,怀念妻子。似乎通过这些旧物,隔着阳光下漂浮的细小尘埃,他又回到了多年以前,看着他美丽的妻子,静静对着他笑…
很难说清楚,看这部片子时内心的感受…因为你会震撼,会惊叹,会感动,也会为屏幕上一个个收藏者的极致热爱,热血沸腾…人类的生产活动所留下的每一样物件,都承载了人的记忆与情感。在世俗的意义上,它可能一文不值,却正是这些记忆与情感,为它赋予价值,使它成为某些人心中的无价之宝…这正是这些收藏者们存在的意义,也正是这类纪录片所存在的意义。哪怕是亿万年后,地球早已不复存在,人类文明也已经湮灭为尘埃…只有这些曾热烈过的饱满真挚的情绪,真实存在过的纯粹极致的爱意,依然能飘荡在宇宙的深空中,绵绵无绝期…
赞(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