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钱兔影视]  第152期 9.4分出圈!爆火10年,不愧是统一“饭圈”的男人…
本頁主題: [钱兔影视]  第152期 9.4分出圈!爆火10年,不愧是统一“饭圈”的男人…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钱兔似锦


級別:天使 ( 14 )
發帖:1893
威望:3642 點
金錢:80664 USD
貢獻:2500000 點
註冊:2023-01-01

[钱兔影视]  第152期 9.4分出圈!爆火10年,不愧是统一“饭圈”的男人…



 

最新一季《十三邀》,请来了“中国最会吃的男人”:陈晓卿。 史上最不接地气的主持人许知远,遇见最接地气的吃货陈晓卿,能碰出什么火花?

 

果然,许知远被逐渐带偏… 比如,陈晓卿带许知远去吃海鲜面,七拐八绕,走进一家其貌不扬的温州面馆。 面馆对面,居然是一间公共厕所。 猛一听,厕所旁边的面馆,有内味儿了… 不知道老板咋想的,要把面馆开在厕所旁边,也不知道陈晓卿咋想的,千挑万选找到这里,口味那么重吗?

 

但想深一层,在厕所旁边,还能开得下去的面馆,那必须得是绝顶好吃啊! 果不其然,这家开了20年的面馆,吃得许知远词穷,只会叫“巨好吃”…

 

再比如,俩人居然一起去逛了菜市场。 这里是浙江货最全的菜市场,浙江人在北京的最后一个菜市场。 陈晓卿随手指认各种海鲜、蔬菜,给许知远做科普,讲食物由来故事。 三两句话,就让许知远产生了强烈的购物欲,马上开启“买买买”模式… 许知远一脸兴奋:我人生第一次感受到了买菜的乐趣,你说我这辈子还有机会成为美食家吗? 不得不说,晓卿老师是懂带货的…

 



 

不过,陈晓卿也遭遇了小尴尬。 他带许知远走进一间他常去的面馆,上一秒还在兴致勃勃介绍菜单:这上面的我都爱吃… 下一秒,经许知远提醒,看到墙上挂着自己和面馆老板的合影,他立刻羞红了脸,仿佛被人撞破了什么丑事一般,捂着脸逃出了餐厅。 嘴里还念叨着:太不好意思了,好糟糕啊! 这一幕,实在是又好笑又觉得他可爱。

 



 

这让我想起,陈晓卿在另一个采访里讲过的一段往事: 重庆有一家餐厅,他很喜欢吃,去过几次,于是照片被老板挂满了墙,还号称这是“陈晓卿最后悔没来拍的餐厅”。

 

美食圈里的朋友去那儿吃饭,每个人都要自拍,然后发给陈晓卿看。 后来有一次,陈晓卿带朋友去吃,想摆一下谱,找老板点菜。谁知,店员没有认出他,老板来了,盯着他看了好一会儿,说:你看着面熟… 这件事让陈晓卿明白一个道理:千万不要以为,别人都知道你,经常会打脸。人永远不要高估了自己。

 

所以,看到餐厅挂着自己的照片,他才会下意识遁逃。 我想那一秒,他想的是:我陈晓卿哪里是名人,我就是一人名,不至于不至于…

 



 

陈晓卿当然是名人,甚至有人说,陈晓卿是一统“饭圈”的男人。 2012年,由他领衔制作的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火遍全国,这部神作至今在豆瓣上维持着9.4的高分。 从此,陈晓卿和美食,分不开了。

 

“舌尖”系列做完, 做《风味人间》,再次创下极高口碑,再之后,是刷爆外网的《风味原产地》… 《风味原产地·潮汕》,在网飞美食节目版块高居榜首达6个月之久,直接把汕头捧成了网红城市。 2021年的十一黄金周,部分餐厅排号排了4000多号…

 

海报:《风味人间》《风味原产地·潮汕》 但陈晓卿自己说:在《舌尖》之前,我拍了20年的纪录片,默默无闻,因为美食纪录片火了,这是中国美食的幸运,却是中国纪录片的悲哀。

 

1982年,陈晓卿走出安徽小城,到北京读大学。 大学学的摄影专业,毕业后进入央视工作,1991年开始拍纪录片。 直到今天,提到年轻时拍的作品《龙脊》,他都会说:比起《风味原产地》霸榜网飞,当然是拍《龙脊》让我更有成就感。

 

他还说:我要是个老板,我就把团队的人都养起来,因为美食也不是他们的终极目标,他们还是想拍一些跟文化跟人类生活相关的内容,记录人类经验,这些是功德无量。

 

众所周知,陈晓卿爱吃、会吃。 早年他结交了一大群会吃的朋友,大约2006年的时候,他的手机里已经存了三千多家餐厅的信息。 为了吃,他能连命都不要。 汶川地震后,他去青川送物资,在路边吃到了一碗无比惊艳的肥肠。 这时余震来了,饭馆里所有人都往外跑,只有他,舍不得眼前的肥肠。 于是他一个人,在一个有四十个座位的小饭馆里淡定地吃完肥肠,找老板结账,找不到人…

 

但很少有人知道,他当初愿意拍美食,不是因为喜欢美食,而是这工作能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 正如他那句被疯狂转载的名言:人间至味,往往酝酿于人与人之间,最好吃的永远是人。 陈晓卿最想拍的,还是人,通过美食,见天地见众生。 比如,他的纪录片里,常常出现很多人一起吃饭的画面。 耶鲁大学一名教授看了纪录片,对他说:中餐是粘合剂,中国人会那么多人坐在一起吃饭,对一个美国人来说,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过了。一个大家族聚在一起,我们只有在葬礼上…

 



 

事实上,一大家子一起吃一顿饭,如今在中国也越来越少,这也是我们中国人正在失去的东西… 陈晓卿在散文集《至味在人间》里,写过小时候的年夜饭。 老家过年讲究七个盘子八个碗,但家里条件不好,要凑齐十五种,往往比较困难,于是,父亲就会把一些糕点放到盘子里充数,还不够,就去厨房端一盘炒花生… 父亲为了团圆饭,那么认真地凑盘子,令陈晓卿久久难忘。 他写道: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体会出了父亲当年的心境。作为男主人,他在暗示自己,同时也希望所有的家庭成员感受到,生活在这个家庭里还不是太寒碜的。 多年之后,飘散在四方的儿女,会因为这顿饭的记忆,勾起对家的牵挂,心头涌起一丝暖意。 现在的年轻人,还有这样的回忆与羁绊吗?

 

在陈晓卿眼中,食物永远不只是食物,吃,也不只为了满足口腹之欲。 他提到,一个在日本NHK电视台工作的朋友,托他买北京某品牌的糕点,对方给陈晓卿列了个长长的清单,最后装满了整整一大箱。 陈晓卿善意地提醒对方:这个,没那么好吃。 对方说:你不知道,我们八十年代公派留学日本的这批人,每次回国带这些糕点回去,大家都是流着泪在吃。 那不是一块糕点,那里面储存的是乡愁,随着时间推移,慢慢酝酿和发酵,绵延至今,愈发醇厚。

 



 

食物,对不同的个体,都有不同的意义。 陈晓卿1982年初到北京时,同学带他去一家延吉餐厅吃冷面。 一开始他觉得很难吃,但因为价格低廉,他逐渐成了这家的常客,也渐渐爱上了这刺激的口感… 没想到,一吃就吃了几十年。 当年的穷学生,变成了美食家,当年的小铺变成二层小楼,开了几家分店,陈晓卿甚至见证过这里的一位服务员从相亲到结婚的过程…

 

陈晓卿把和延吉餐厅几十年的故事写进了文章里,许知远将这篇文章拿到延吉冷面餐厅,读给员工小刘师傅听。 小刘师傅19岁从山西来到北京,马上20年了,他听完了深有感触:写的都是我心里的。 延吉冷面在陈晓卿心中是非常个人化的东西,很多人吃不惯,根本安利不出去,但它承载着他的人生经历和记忆瞬间,也记录着时代的变迁。 据说,现在就连韩国本土也找不到这样的冷面了,这几乎成了一代人的精神记忆,它怎么不重要呢?

 

陈晓卿说: 我为什么拍美食纪录片?因为我们的生活的太快了,我们已经忘记从前我们是怎么吃饭,怎么生活的了… 我们原来生活的多样化样本在一点点消失,但我还想关注那些被打碎的东西,即将消失的东西… 为什么我的片子那么受欢迎,可能是大家对过去那种大家都不一样的生活方式,有一种怀念。

 



 



 

这一季《十三邀》之初,许知远就说,这一回,他是来找指望的。 他见画家蔡皋,见物理学家张双南,找心理学家彭凯平…都是希望从他们那里看到,我们还有什么方法,可以保持内心的自由,找准人生的意义,对抗世界的纷繁复杂。 他渐渐发现,当很多事从确定变成不确定,当个人的感受力开始迟钝,越具体的事物越可能帮助自己。 他对话陈晓卿,听对方谈美食,一起逛菜市场,他体会到一粥一饭,一道菜,一个调料,都能给人一些蕴藉。 果然,比起抽象的理念,还是人间烟火最能熨贴人心啊。

 

陈晓卿哪里是在讲美食,他讲的分明是,如何在不断变化的时代,过好自己的日子,找到生活的趣味。 往小了说,珍惜三餐,每一顿饭都不苟且。 尽可能多地去别处生活,尝遍各地的美食,学会接纳不同。 陈晓卿说:你见到了更大的世界,你知道你自己的渺小,你就不会渴望权力的集中,你就不会仇恨,你会变得特别现实,不再乌托邦。 往大了说,可以用食物研究一切。

 

在陈晓卿看来,每一个食物都有历史的回音。 他说: 潮汕人离开九层塔就烧不了茄子,而且它和泰国烧茄子的方法一模一样… 中国人在伦敦买那个鹰嘴豆酱来做重庆小面,以色列人在成都街头卖唱,买扒馒头抹他的饼吃。 食物百分之百是相通的,它是我们相互理解的一个桥梁。 食物能够让大家多一点吃的,少一点相互的仇恨、战争。

 



 

曾几何时,我们都喜欢说一些宏大的东西,我们讲世界发展与和平,讲全球化,讲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怀着远大理想畅想未来… 今天回头看,才意识到,当时的天真和狂妄。 或许,在这个日益撕裂的时代,吃好每一顿饭,认真过好每一天,已经是最好的抵抗。

 




赞(25)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06-03 10:19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1(s) x3, 11-18 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