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台,新闻直播间内。一名白发苍苍的老人双眼含泪,对着镜头鞠躬、哀求:我求求你,把我的外孙女,还给我!他,在向凶手求情,拜托一个他完全不知道是谁,不知道身处何方的变态杀人狂,交出外孙女的尸体。
老人的外孙女怡君,26岁,从小父母离异,由外公一手带大,祖孙俩感情特别好。可不久前,怡君突然失踪了,外公急得要命,到处发传单寻人,但毫无音信。
直到有一天晚上,老人接到了绑匪的电话…老人立即表示:只要她平安回家,你的要求,我会尽全力做到!
然而奇怪的是,对方并没有要钱,却要求老人在马路当中学狗爬、学狗叫,直到晚上12点。老人立刻照办,怪异的行为引来很多路人围观,但他毫不在意,只要孙女没事,哪怕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他也愿意…
可当他爬到深夜,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却看到家中的电视,正在播放关于孙女的录像带…视频播到最后,是恐怖的一幕:怡君双手被吊着,浑身是伤,惊恐地叫喊,然后有人走过去,拼命地掐住她的脖子,直到她窒息身亡…
将女孩残忍杀害,还敢拍下视频折磨家属,很明显,这个凶手又变态又猖狂,在挑衅警方和公众。但警方查了半天,都找不出线索,别说将凶手绳之于法了,就连女孩的尸体都找不到。
女孩的外公,盼着孩子早点回家,入土为安,就想到了去电视台做直播…他相信凶手会关注节目,想对他喊话,求他交出尸体…然而,他话刚说完,就有好几个观众打进热线电话。他们当中有男有女,开口就是辱骂和指责:我听说你孙女是在夜店被人盯上的,她跑到那种不三不四的地方,自己就有问题。去夜店的女孩都穿得很少,在勾引男人。依我说的话,她就是活该。你孙女在那种地方被骗,一定是因为没有爸爸嘛,你当外公的怎么不看着点?
网飞台剧《模仿犯》,上周末一次放出10集。豆瓣开分8.0,目前降到7.5分。这个分数,我个人感觉偏低。剧集改编自日本作家宫部美幸的推理小说《模仿犯》,讲述上世纪90年代中国台湾发生的一起连续杀人命案。小说《模仿犯》是当年在日本是妥妥的畅销书,曾被多次改编为影视剧。
但因为原著是典型的社会派推理,在推理逻辑方面,相对较弱,再加上写作年代久远,当年还很新颖的梗,今天看来,显得平平无奇。这些问题也被移植到了这部新剧里,如果你平时看悬疑推理题材比较多,看这部剧常常会有一种“老套路了”的感觉。正如一位网友所说:看一部剧仿佛看了烈日灼心、非自然死亡、窥探、摩天大楼、追凶十九年…(但其实有没有可能,是这些剧借鉴了原著小说?)
尽管该剧有着明显的缺点,我还是想推荐它。不仅仅是因为,近年来,台湾犯罪题材剧集尺度大,节奏好,一口气看完很爽。也不仅仅因为,有视帝吴慷仁,姚淳耀,视后柯佳嬿,以及林心如、庹宗华等人加盟,全员演技在线…全剧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它继承了原著反映社会现实的特点,借着一起连环杀人案,真实还原出了当时台湾社会的种种乱象。
上世纪90年代的台湾,刚解严不久,整个社会处在急剧转变之中,规范和秩序也在各方角力中重构。经过30多年的经济发展,台湾已经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但社会安保能力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各种骇人听闻的大案连发:1993年尹清枫命案,政界高官被弃尸海上;
尹清枫1996年彭婉如命案,女子夜间乘坐出租车后失踪,几天后尸体被找到,全身赤裸,多处刀伤;
彭婉如1997年白晓燕命案,知名艺人白冰冰年仅16岁的女儿遭到绑架,最后被害身亡……
白冰冰和女儿白晓燕合照同时,因为舆论环境宽松,社会上各种声音开始出现。媒体接连不断的炒作,舆论风向瞬息万变,都在挑战司法的底线,也在左右着案件发展的方向…
在《模仿犯》中,有这样一个现象:随着一起又一起女性被虐杀案件的发生,案情细节被不断报道,仿佛连续剧一般,吸引着公众注意力,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 记者可以自由闯入案发现场报道,想拍什么就拍什么。警察、检察官、涉案家属可以上电视,与主播对谈,很多时候剑拔弩张,火药味十足。普通人可以打电话到电视台,发表看法,对死者、家属、凶手评头论足,指指点点。
甚至连凶手,都公然向电视台寄录像带,表达诉求。
媒体竟然可以如此直接深入地参与到刑事案件当中,现在听来或许相当荒谬,但这在当年的台湾,真实存在。比如,上文提到的白晓燕命案,其中媒体的骚操作,令人咋舌。在白晓燕遭绑架后,部分媒体在人质未获安全之时,抢先发布了新闻。更有媒体跟随家属交赎款,以致打草惊蛇,使歹徒逃脱…
图片源于网络而在确认白晓燕遇害消息后,报道更加肆无忌惮,其中TVBS、自立早报刊登出了被害人裸露照片,而中国时报也刊出白晓燕惨遭凌虐的尸体照片。还有的媒体,编造了绑匪性侵过程,把一个惨无人道的命案,写成了小黄文…甚至到后来,凶手与警方对峙,多家媒体二十四小时不间断报道,并与凶手对话,给凶手机会诉说不满,使电视成为了罪犯的传声筒,令部分民众产生了对罪犯的同情…
图片源于网络在那个价值混乱的时代,新闻伦理就这样被一再践踏。《模仿犯》中有这样一句台词,来自极端狂热的新闻工作者陈和平:新闻曾经代表了真相,但现在是一场又一场的真人秀,每一个舞台都是由观众的欲望创造出来的。
唯有观众沉迷的目光,表演者才有存在的价值。
如何让新闻更吸引眼球,更有流量呢?那就不能只是客观呈现,要有创意,要会煽动情绪,还要让观众有参与感。陈和平采访色情场所,为了让画面更真实,他亲自上阵,跟女孩玩SM;
家属想找被绑架的女儿,他就怂恿对方上电视喊话绑匪,丝毫不管人质死活;
蒙冤的嫌犯不幸去世,他哄家属上节目,说好的是为死者发声,实际却是为了制造话题,任由不明真相的群众来围攻家属。
大众有追求公平公正的愿望,有知道事实真相的诉求,媒体应运而生,在监督公权力,为弱势群体发声的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同时,大众也有窥私八卦的欲望,天然爱看出轨、凶杀、撕逼,天然热衷色情和暴力,这些人性的阴暗面,媒体也会去迎合。可以说,媒体是天然嗜血的。有人说:新闻人手中的笔不是笔,而是一把刀,对于媒体人而言,他们的摄像机照相机就是一把枪。正因如此,不沦为流量的奴隶,不把“刀枪”对准无辜者,尤为重要。
然而,时至今日,我们依然看到无良媒体的闹剧,在不断上演。前段时间的香港碎尸案,港媒不遗余力地刻画碎尸的细节,连蒸煮尸块的汤里有什么蔬菜都要一一列举。有的媒体扒出死者蔡天凤的家庭背景、人际关系,从感情经历到日常穿搭,事无巨细。还有的媒体,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推测死者与公公关系暧昧,死者的现任丈夫与丈母娘有染,死者的两任丈夫之间有同性恋情…咱就是说,这些香港狗仔不当编剧可惜了啊…
媒体造谣,营销号带节奏,煽风点火,一个个“10万+”诞生了,舆论风向变了。人们开始攻击死者“不检点”,“一定是她做了什么过分的事,才会遭人杀害”,“有钱人的圈子就是乱,难怪会出这种事”…他们似乎忘记了,整件事最有问题的,最应该被谴责的,是凶手。
顺便说,《模仿犯》的故事发生在90年代,那个时候,人们就习惯性地给受害人泼脏水:“都怪她穿得太暴露了。”“进夜店的女人,不三不四。”“她表面上独立优秀,实际上有一个私生子…”二十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可以看到类似的操作,荡妇羞辱、造黄谣,要求完美受害者…人性毫无进步,甚至随着网络的普及,社交平台成了更快更狠的杀手…
好像无论过多久,这样的事情,都不会停止。或许,它和时代无关,和政体无关,和它的载体是传统媒体或自媒体无关…它和道德有关,和人性有关,和价值观有关。或许,保持理性,坚守底线,始终是这个社会稀缺的品质。但尽管是少数派的坚持,足以让悲观者有力,让无力者前行。
记得前两年,有个朋友听说我做自媒体,特别好心来提醒我,他说有个认识的人,也做自媒体,发了,这一行要来钱快,要赚大钱,就得没节操、没底线…让我摸着良心说,想不想挣钱,我当然想啊!但我记得当时这样回他:赚钱固然重要,但做一个干干净净的人,更重要!这话可能冒着几分傻气,但我在这部剧中找到了回响。电视剧结尾,吴慷仁饰演的检察官这样说:我们永远有机会做出高尚的选择,不必像野兽一样屈服于本能,被恐惧或愤怒所左右…这个世界的黑暗不会消失,我们所能做的,是用更多的温暖跟光去平衡。
赞(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