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推荐的这部片子,来自央视,而且很特殊。
刚看时你会觉得,连这都拍,怕不是用来骗外国人的吧?
因为它讲述的内容,作为中国人,我们真是太熟悉了,每天都在用,不出意外还会用一辈子...
但越看你越会觉得,学废了...
原来,作为中国人,我们从没完全搞懂:
《中国话》
想要深刻理解这部片,要从这个有点神秘的故事讲起...
有个民间书信收藏家,偶然得到了一些奇怪信件。
信纸已经泛黄,发皱了,足以见得有些年头。
这是一封家书,来自遥远的20世纪,信的主人是一位客家人。
当年,为求生计,一大批客家人不得不离开家乡,东渡南洋,前往印度尼西亚打工。
这封信,正是其中一位华侨,写给留在家乡的弟弟。
然而,打开信纸,看到里面的内容,任何人都会摸不着头脑:
卷四之清璇,清先双甘驳隔容璇。
明明每个字你都认得,怎么连在一起就看不懂了?
更让人疑惑的是,这既不是方言,也不是什么专有名词,更不是难懂的古语...
简直就是加密文字,堪比摩斯密码。
哪怕是国内数一数二的文学家,也不见得能破译...
信上到底记载了什么内容,值得如此遮遮掩掩。
是国家机密,还是藏宝地址?
没办法,只好请来这名华侨的后代,代为翻译这难懂的暗号。
只见这人神秘一笑,解释道:这叫下市话。
下市话其实是一种暗语,流传在广东省梅州市,也就是客家人聚集的地区...
它是在梅县客家话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秘密语言,保密性极强,外人这辈子都别想看懂。
这种语言用两个字表达一个字,第一个字取声母,第二个字取韵母。
卷四是寄,清璇是钱,清先是千,双甘是三,驳隔是百,容璇是元。
这句密语连起来的意思就是:(给家里)寄了钱,一千三百元。
原来,当时的海外华侨,经常会在与家人来往的书信中,附带上一些钱。
为了回避海外的出入境检查,为了提防两地邮差,他们会用这些暗语,来表达与钱有关的内容。
原来,这些拗口的、外人难以破解的文字,藏的既不是国家机密,也不是藏宝地址...
分明就是,海外侨胞对于家乡亲人深深的眷顾与思念。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原来,那群被迫背井离乡的人,穷其一生,都没能再重返故乡...
这个动人故事,只是这部7集纪录片中的冰山一角。
《中国话》由央视推出,曾海若编剧并执导,1月21日除夕夜开播,目前已全部更新。
熟悉纪录片的观众,对曾海若这个名字或许并不陌生。由他出品的片子,部部精品,豆瓣评分都在9分以上。
《极地》《第三极》还有我曾经推荐过的《众神之地》...
海报:《极地》《第三极》《众神之地》
曾海若的前作,几乎都是自然类纪录片。拍《中国话》这种文化类,还是第一次。
作为一部讲述语言文化的片子,它弥补了这个领域的影视空白。
每集一个主题,从语言的韵味、语言和方言的形成、普通话的演进、语言的传承、语言背后的情感、各异的沟通方式及对语言的保护7个方面入手,宏观地展现了中国话传承的脉络。
整部片子信息量巨大,看完值得回味的点特别多,还具有科普功能。
很少有人知道,在古代,中国话的发音,与现在相差很多。
这从我们读的古诗上,就可以看出。
比如,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衰,到底是读shuaī,还是cuī?
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到底是读xié,还是xiá?
这两个字的读音,都是前者符合我们现在的读法,可后者才能与原诗的其他诗句押韵。
这是不是能证明,衰这个字,或许在当年就读cuī,而斜也曾经读xiá?
虽然古代没有拼音或录音机,但古人留下了一本字典,也就是《韵书》。
里面使用一种给汉字注音的方法,与前面提到的客家暗语相似,用两个字给一个字注音。
当代学者,通过研读韵书,还原了这种古音,并朗诵了一段《诗经·郑风·子衿》。
从先秦时代到今天,这些遥远的发音,穿越了两千多年的时间长河,来到现代与我们重逢。
尽管在这千年时光中,这些字音有了很大改变,你甚至已经无法清晰辨别每个字,但这并不影响你依然可以识别,那是中国话...
促成中国话发音改变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人口迁徙。
众所周知,中国地大物博,各个省份、地区的人们,各自说着不同的方言。方言和方言之间,隔着千山万水,很难听懂,很难交流。
有些地方,虽然哪怕只隔了一个山头,口音都大相径庭。
但,也有一些让人恍然大悟的例外...
一个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去了山西太原,因为口音几乎一样,会被当地人误以为是本地人;
一个江苏扬州人到了云南昆明,会惊讶地发现,自己竟然能听懂本地土话;
一个江西赣州人,在一个广西桂林人面前用家乡话讲商业机密,没想到竟全被对方听懂了...
这些同音同语,不知道多少偶然和巧合才能促成,实在让人感叹中国话的演变真是巧妙。
说到同音同语,就不得不提及,普通话的推广。
我们现在所说的普通话,使用时间不过七十多年。
一百多年前,国家正处于危难之时,有一大批学者意识到,中国人急需一种共同语,一种所有中国人都能讲,没有交流障碍的语言。
这才能让中国人团结起来,才能让经济发展,国家强大...
对于选择哪一类语言作为国语,学者间分成两派。
一种是支持北京话的京音派,另一种叫国音派。
国音是一种现在鲜为人知的人造语,为了平衡南北地区不同的口音,国音中加入了很多人为创造的读音。
黄河的河读成hó,内外的内读成nueì...
但人造语没有语言基础,推广起来效果很不理想。
大多数的老百姓都不会这种发音,国音并没有顺利通行。直到1955年,才正式确定我们现在听到的普通话。
虽然以北方口音作为基础音,但普通话吸收了南京话、四川话、广东话、东北话等各地地方言:
女婿是南京官话,而姑爷是北京官话;
老鼠是南京官话,而耗子是北京官话;
医生是南京官话,而大夫是北京官话...
这些词汇同时被普通话所吸收,所以我们都能听懂。
有了共同语,唯一的问题就是,怎么让更多的人学会说...
新闻节目播音员海霞,一直投入到推广普通话的活动中。
她一直记得曾经播过的一条新闻...
有一位新疆青年去江西打工,别人问他羊肉串怎么卖?他说2块钱一串。
馕怎么卖?他说两块钱一串。你从哪里来?他还是说,两块钱一串...
因为,他只学会了这一句普通话。
有了普通话,我们中国各地、各民族的人,才能无障碍地沟通,交流。
落实到每个人身上,也就意味着,我们都能看到更大的世界。
到了现在,中国话依然一刻不停地演变着。
在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有一些年轻人,一直在监测着语言的变化。
他们日常都在收集整理,这一年又出现了什么新词热词。
沉浸式、雪糕刺客、硬核、互联网+、给力...
每年的年度热词发布后,都能引发一场激烈的讨论。这些新词中蕴藏的,其实就是普通人的困境、普通人的希望、普通人的喜怒哀乐...
《新华词典》编辑室里,每隔一段时间,人们都会讨论近期出现的新词、新用法:
“巨”要不要收录在词典里?
很多人在动词前面加一个“浅”,比如浅卷一下,浅吃一点,这个“浅”是什么意思?
在2020年出版的《新华字典》中,已经收录了一百多个新词,萌、超、赞...
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来自网络词汇。
新老更替,语言也是如此。
就像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因干旱而逐渐干涸消失的湖泊那样,语言也会消亡。
比如,纯正的老北京话,因为和普通话太接近,所以很难有人发现,使用它的人越来越少,已经到了需要保护的程度。
而不少地区的小孩子,因为从小用普通话交流,早就不知道方言该怎么说...
中国有130多种语言,其中有68种的使用人数在5000人以下,有25种使用人数不足千人,甚至有的语言只剩下十几个人,几个人在说...
语言一旦消失了,也就意味着这种文明断裂了,这个文化也就永远消失了。
在中国,有很多人致力于濒危语言的保护,和方言文化的推广。
北大的语音实验室,正在用科学手段建立语音资料数据库,用来永久保存濒危语言,让这些文化永远有迹可循。
而在中国的每一片土地上,都有人在用与时俱进的方法,推广家乡方言,这都是保护语言的一种方式。
河南的喷空脱口秀剧场,坚持用老派河南方言,讲河南人自己的故事;
湖北有一支乐队,用武汉话写歌,把家乡话用音乐传递给各地...
客家人有这么一句话,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自己的语言,因为它证明了我们的来处。
普通话能让我们走得更远,而方言却能帮我们找到回家的路。
这就是中国话,它很古老,它有独特的声调,它高低起伏,有着诗一样的韵律;
它是几千年来中国人传承下来的生存经验,是中国人的基因;
它承载着中国人的记忆与情感,让各族人连在一起;
它是如此慷慨又如此珍贵,它能送你远行,也能接你回家...
这就是中国话,它所存在的本身,就是一种既伟大,又绵延不绝的传承。
赞(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