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春节,来得特别早。
才跨进2023,再过两个星期又是春节假期。
回家过年是中国人一年奔波到头的目的地。
是记忆里那一口年味的召唤。
更是一家人相聚,共享年味,期待更好的来年。
一到了春节,刻进中国人DNA里的年味符号就集体觉醒:爆竹、红包、春联、团年饭、庙会……
Sir还想提名一个:竹笋。
为啥?
中国人的吃,太讲究。
不仅讲究那个味,还得讲究背后的好彩头——
吃鱼是年年有余。
吃汤圆是团团圆圆。
吃笋,可不是为了夺笋。
那必须新的一年运势势如破竹,节节高升。
这样竹笋里的年味,最近被上美厂收录进了一支短片里,红红火火的喜气都要溢出屏幕——
回家过年,是我们不变的期盼。
但过去三年,这朴素的愿望变得前所未有地困难起来。
也是在这三年中,许多人才第一次体会,独自过年的滋味……
回家过个年,怎么就这么的难?
可以说。
回家,是中国人周而复始地奔波共同的向心力。
但回家的滋味,又总是苦辣酸甜。
中国人春节时的归家渴望,从来伴随着各种现实的不易。
“难回去”,和阖家团聚一样,同是一种难以抹去的集体记忆。
01
对异乡人来说,回家的难,源自处境。
1995年,春节前的北京。
还在北电念书的汾阳小伙贾樟柯,看到学校外面工棚里正忙碌的民工兄弟,写出了他的第一部短片剧本。
《小山回家》。
一周时间拍完,花费两万多,并亲自出演一位民工。
3.
粗糙,略显拙稚,却是一份难得真实的时代纪录。
年关将至,在餐馆后厨打工的河南民工王小山,心早已飘回了老家。
回家?
餐馆后厨,年前正是最忙的时候。
请假,自然是不批。
回家可以,但别再来了。
被开除的小山,打算找个老乡一起上路。
小山先找到了霞子。
一个姑娘,独自在北京讨生活。
却得知,霞子今年不回家,要留在北京赚钱。
小山语气里有不满。
过年怎么不回家呢?
而且,上次霞子哥哥结婚,霞子都没回去。
霞子狠狠回怼小山。
“你以为我情愿?”
母亲生病,还得靠着自己在外赚钱。
她甚至没有小山不干了回老家的退路。
一个农村女孩子在北京,期间的辛酸,难以为外人道也。
小山碰了壁,只好又去找了第二位老乡。
这位在工地的兄弟,今年也不能回。
工头说春运压力大,报纸倡导民工兄弟们留在当地过年。
老乡心里难过,辛苦了一年,还是不能回家。
受了一年,还不能回去过年那天我们工地上的头
给念报纸
说留下来过年
真是,怕影响交通
即使无法回家,他们的心却早已飘到了家人身边。
小山在邮电大学读书的老乡,在新春大会上念了一首诗。
很多晦涩的句子小山听不懂,但这句他明白。
我的心骤然一阵抖动
一定是妈妈缀扣子的针线刺痛了心胸
霞子带小山到西单市场,给她母亲买了过年的新衣服,托小山带回去。
天冷,她放心不下。
二是拜托小山,千万要捎话说自己过得很好。
“今年,不回家过年。”
缓缓说完这句话,霞子便哭了。
对于霞子的叮嘱,小山有些不耐烦:“知道了”。
霞子苦笑。
“你知道啥?”
是啊。有些人的难,明明近在眼前,我们又为何不知?
多年后,贾樟柯回忆起拍《小山回家》的初衷,他这样写道:
我对那些面孔特别熟悉,因为我从小出生在山西汾阳一个很小的县城,我的亲戚有很多表兄弟、堂兄弟也都在农村。我是从外地到北京的,那时候中国开始城市化,开始经济迅速地变革,很多人来城市寻找生活的机会。那些睡在三环工地年轻的朋友,我觉得他像我的高中同学,他像我的表兄弟一样,我完全理解他们从哪儿来,为什么要来到这个城市。
小山的回家路是坎坷的。
他丢了工作,找老乡不断碰壁,跑了两个火车站都没买到票……
电影的最后,小山在街边剪去了长发。
贾导没有交代小山到底有没有回成家。
剪发,或许是一种失望和放弃。
也或许是以一种新的面貌踏上归途。
Sir愿意相信后者。
并记住有人被迫选择了前者。
02
对异乡人来说,回家的难,也源自心境。
有一个词,叫做“近乡情怯”。
对于在上海打工的曹俐来说。
回家,是难以迈出的一步。
曹俐是安徽阜阳人,今年春节,她不打算回家。
老乡狗哥很疑惑。
以前在深圳,说不回是太远。
但上海到阜阳不过六百里,再不回是不是说不过去?
曹俐有自己的难处,这难处,不是距离能够解决的。
一是她自认失败。
本来自己在深圳做服装生意,辛苦几年有了点起色。
可自身本没有抵御风险的能力,一朝变故,小厂很快倒闭。
她只能奔波到上海,从底层再做起。
如今,她是清洁工,和老乡合租蜗居在老房子的阁楼上。
本指着衣锦还乡。
可出走半生,归来仍是一无所有,这便是人生的无常。
Sir不免想起疫情这三年,又造就了多少打工人的无常呢?
二是,她对家人太过复杂的感情。
年轻时,曹俐在老家有过一段伤痕累累的婚姻。
丈夫伤害她,父亲不认可她的婚姻,父女决裂。
当年离开家乡,也算是一种出逃。
今年春节,曹俐和两个老乡搞来一辆旧大巴,想做点拉阜阳老乡回家的生意。
她负责联络老乡卖票,成了许多人回家的“摆渡人”。
这场摆渡,大概是她离家这么多年,接触最多乡音的时刻。
老乡小月找到她买票,欢欢喜喜地说,终于可以见到孩子了。
有人不回去,但要找人带回一份嘱托。
狗哥劝她,春节不仅是尚在的亲人团聚,也是看望故去亲人的日子。
你肯定有挺多话要跟你爹说
退一万步讲
就算你没话跟你爹说你爹肯定有很多话跟你说
有些东西,正一点点感染、改变着旁观的曹俐。
这么多年过去,父亲不在了,她一直在外漂泊。
每当一提起回家,她都强装了无牵挂。
但,她真的没有想见的人,牵绊的人吗?
深夜,曹俐躺在床上,五味杂陈地滑动着手机。
桌面,是她许久未见的儿子。
最后当老乡和屏幕前的观众,都以为她会趁着这次摆渡顺势回家。
曹俐却没有登上那辆满载着乡情的大巴。
她还是没有准备好。
什么时候踏上回家的路,曹俐还不知道。
但她打开了阁楼上的窗户。
光线透入的那一刻,她大概比以往拥有了更多勇气。
对于漂泊者来说,回家与离家从来一体两面,难以分割。
如海报上的一句话:
人生为了回家,终究要离开家。
同样的。
每一次离开家,也是回家的起点。
导演邓勇星说。
2008年,我看到报纸上有个报道,讲一群安徽阿姨要回家过年,但买不到票,就自己拼了一台旧车,凑够人数后开回了安徽。这件事情很小,但给我印象很深。大家都经历过春运,可以想像那样一群人,为了回家而绞尽脑汁的样子。
安徽阜阳,一直向着临近的上海输出着大量农村劳动力。
电影里的很多阜阳阿姨,都是真实的。
比之很多反映春运回家之难的电影。
《到阜阳六百里》对异乡打工人的关照,已经从生存困境,上升到了精神困境。
如同电影里,钟点工琴姐悉心打扫的鸟笼。
那鸟儿何尝不是他们自己。
和小山那时相比,条件在改善,城乡间交通越来越顺畅。
但他们依旧被困在城市与家乡的奔波之间。
城市无根,故乡难留。
一直在离家。
也永远在回家。
03
对异乡人来说,回家不仅不易,还伴随着时间的奢侈。
如同每年春天才回巢的燕子,在春节赶回,见一面父母,又匆匆离开。
不断离家、回家,是漫长的人生课题。
于是,15岁就离开贵州小镇的陆庆屹,选择记录下每年这段珍贵的时刻。
他用摄影机拍下归家的四个春节,起名叫做《四个春天》。
影像,留下了家中浓浓的年味。
父亲灌的腊肠色泽红亮。
母亲嘴馋,准备的年夜饭样式丰盛。
做饭时,不忘分配好给孩子们带走的一口。
你们带去北京
但这一年一度的相会,父母总是开心之余,透露着点点伤感。
就像父亲看到燕子归来,脸上洋溢出笑容。
燕子又来了哦
母亲却不忘在一旁嗔怪打趣。
到时候这些燕子一走
心又灰几天
每次邻里寒暄,得知孩子们都远在北方生活,不免要感叹一句。
哎哟妈呀,远得
片中有一个镜头让Sir忍不住落泪。
女儿不在了,老两口把爱都寄托在外孙身上。
可是他们也不知道,远在东北的外孙多久才能回来一次。
送他回东北时,外婆站在门口,不能自已。
说了一句“拍他们去”,就退回了屋里。
但很快。
她又徘徊出来,向外孙远去的方向张望。
到这,Sir讲了太多我们异乡人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生活终归是生活。
它不允许你只享受小确幸,却不经历生老病死,背井离乡。
但这也正是为什么,会有春节这样的日子。
这日子,是中国人最不现实的时刻。
冲破障碍,去执着地团聚,尽管别离紧随其后。
忘却烦恼,去真挚地祝愿,并乐观地相信祝愿。
在2023新年来临之际。
麦当劳联合上海美术制片厂,提前为打工人带来了新年的喜庆。
不愧是上美厂。
最近刚出的动画《中国奇谭》豆瓣9.6分,这次和麦当劳的短片也是独具匠心。
中国风满满的剪纸画,一抹红,带我们想起记忆里团聚的新年。
张灯结彩。
置办年货特产。
丰盛无比的年夜饭。
最亮点的地方在于。
它没有忘记那些没到家的异乡人。
Sir一直是麦当劳的忠实粉丝,忙碌的工作日常,常常是麦当劳拯救打工人的饥饿与疲惫。
麦当劳,也自然懂得最贴近打工人的需求。
让异地打工人提前尝到一口年味,是麦当劳在今年春节想做的。
麦当劳知道,有些人可能无法回家。
有的人可能仍需坚守在岗位,仍在为生活努力。
有的人再团聚时刻,还奔波在归家的路上。
有的人的回家行程计划中,还缺一顿可口饱腹的餐饭。
所以。
别忘了在忙碌时刻,尝一口新年的味道,家的味道。
来一个金竹报春节节高酸笋风味板烧鸡腿堡吧。
酸笋,是中国千家万户朴实的家常味。
独特浓郁的味道,瞬间就能勾起很多人的浓浓乡情。
整块板烧鸡腿,补足忙碌奔波中的蛋白质与能量。
更重要的是。
春笋,是咱们中国人都期盼的新年好意头。
疫情三年,我们受够了各种不顺。
出行不顺,没能见到想见的人。
生活不顺,经历了太多变故和无常。
2023,随着生活逐渐恢复正轨,我们渴望一个新的开始。
金竹报春。
报的是一个平安顺遂,归家顺遂,顺利见到想见的人。
报的是一个节节高升,红红火火。
为这一口好彩头,还等啥呢?
△ 长按识别下方小程序,即可下单尝年味
所以,不管今年春节能不能回家。
不管回家要转几次车,花多少天。
都能提前尝到一口年味,都能得到新一年的好口彩。
让三年的辛酸和不易,融化在这一口酸脆里。
无需多言中,联通起我们集体的乡情和当下记忆。
愿我们都能看见现实,记住现实。
也愿我们都能依然勇敢地相信祝福,相信未来。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 此貼被钱兔似锦在2023-02-13 21:03重新編輯 ]
赞(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