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曾经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英国所控制下的军队,不仅有着来自世界各个地区的不同人种和文化的士兵,同时也诞生了很多 “有趣”装备。 而本期为大家介绍的,正是在之前文章中有所提及的,作为细短剑的一个现代分支——英国F—S战斗匕首。 这种源自细短剑的匕首,究竟为何能够在已经完全淘汰铠甲的现代战争中,仍然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呢?
F—S战斗匕首的全名是费尔贝恩-赛克斯战斗匕首,由于这个名字实在长的可怕,因此也有很多人直接将其称为费赛二氏战斗匕首,或者费赛二氏战斗刀。 这个名字的由来,自然是得益于这款匕首的两位发明者——威廉·费尔贝恩与艾瑞克·赛克斯。前者曾服役于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可以说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 而这两位发明者的履历上,还有一个共同的服役地点——上海公共租界巡捕房。
上海公共租界巡捕房警察合影
F—S战斗匕首诞生的背景,是在二战全面爆发前,由于日本人在中国的一系列活动,所导致上海租界治安也日益复杂。 正是这样的时代背景,让F—S战斗匕首自诞生开始,就时刻面临着实战的考验。 而它在上海租界警察手中的出色表现,也很快得到了英国军方的注意,因而很快不仅是在上海租界各个街角,之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甚至后来的越南战争,也都有着F—S战斗匕首的身影。
二战时期携带F—S战斗匕首的英军士兵
有着如此光辉履历的F—S战斗匕首,在作战性能上,基本是可以给予肯定的。 而且如果对F—S战斗匕首的外形进行具体分析,其实也可以发现这种匕首在设计上有着许多优秀之处。 首先F—S战斗匕首在外形上,其实与在之前我们讲到的细短剑,有着非常多的异曲同工之处。成菱形截面的刀刃,以及花瓶装的手柄和十字护手等,前者可以为匕首使用时,提供更大的穿透力。 而后者则增加了使用者手杖和刀柄的接触面积,从而可以让使用者更好的握紧刀柄,不会因为大力刺击时产生的冲击力,导致匕首脱手。
当然,相对于之前讲过的细短剑纤细的剑身,因为要兼顾切割的能力,因此F—S战斗匕首的刀刃相对较厚。 这虽然的确会一定程度上会影响F—S战斗匕首的穿透力,但考虑到二战时期也已经不会有敌人穿着全套重甲上战场,因此能够刺穿最厚达7.6厘米的棉纺织物的F—S战斗匕首自然也绝对算得上是一把凶恶的死神。
二战时期的F—S战斗匕首
不过由于和细短剑终究有一些区别,因此两者在使用方式上,其实也有着一定的差距。细短剑在使用时最重要的使用方式之一,就是将剑刃斜向上刺入腹部,从而刺破内脏或者隔膜,并且通过拔出时快速扭动剑刃,进而扩大伤口,阻止伤口因为肌肉收缩压迫血管止血。 而F—S战斗匕首在格斗时,虽然也保留着细短剑刺击腹部的这一使用方式,但考虑到F—S战斗匕首本身刀刃较宽,因此在敌人身体中转动刀刃显然有些困难。 因此更主要的使用方式,是在刺入敌人身体后,凭借着比细短剑更好的切割能力,将敌人的动脉切断。也正因如此,相对于腹部,F—S战斗匕首更多会被用以配合当时英军的格斗术,刺入敌人的颈部,然后迅速割断敌人的颈动脉。
二战时期英军训练使用F—S战斗匕首
F—S战斗匕首的的功能,可以说相对于一些得到装备给普通士兵的战术刀,更加适合用于特种作战。
尤其是像侦察或者渗透一类任务,需要悄无声息的解决敌人时,能够快速让敌人“静默”的F—S战斗匕首,就显然更加可靠。 不过受限于F—S战斗匕首的刀刃外形,对于切割能力的必然影响,即使有一些F—S战斗匕首将菱形截面改为刀棱结构,但也依然无法增加F—S战斗匕首的切割能力,从而成为当下较为流行多用途的刀具。
具有刀棱结构的F—S战斗匕首
时至今天,包括英国在内,仍然有许多国家将F—S战斗匕首作为正式的轻兵器装备给一些需要特种作战的部队。 因此,有关F—S战斗匕首的故事,还将继续。。。。。
|